山东海事职业学院2024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实施方案

作者: 时间:2024-05-15 点击数: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

2024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实施方案

为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贯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升”的比赛宗旨,同时做好2024年全省及全国教学能力大赛的备赛工作。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经学校研究决定,将启动2024年教学能力比赛。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参赛对象

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并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任、兼课教师(教龄2年以上(含)在职教师)。

二、比赛要求

重点考察教学团队(3—4人)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根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和相关文件要求,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契合层次定位,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基础性、职业性、时代性,体现学科知识与行业(或职业)应用场景的融合。专业课程内容对接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体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改造,鼓励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模块化课程。结合教学实际融入科学精神、工程思维、创新意识和数字素养,注重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育。

(二)教学设计。依据国家教学标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针对参赛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合理运用平台、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杜绝各种形式主义。公共基础课根据学科特点选用恰当的教法学法;专业课程鼓励实施项目式、任务式、案例式、情境化教学,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手脑并用。

(三)教学实施。落实育人为本,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综合素养的培育;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开展师生、生生有效互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推动深度学习,提高学生基于任务(项目)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教学过程真实数据,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专业课程倡导引入典型生产案例;实习实训应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岗位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教。按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要求规范选用教材,鼓励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和数字教材。

(四)教学评价。聚焦教学目标达成,关注学生全面成长,重点考核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学习行为的精准分析,个性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成效。

(五)教学反思。深度思考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总结在更新教育理念、落实课程思政、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角色、改进教学评价、运用信息技术、培育数字素养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做到设计理念、教学实施、育人成效的有机统一,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赋能的“大先生”。

三、比赛分组及名额分配

(一)比赛分组

比赛设公共基础课程组、专业课程一组和专业课程二组三个参赛组别。参赛教师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参赛组别。每名教师限参加一个教学团队。

1.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的教学内容应不少于12学时(不含中、高职思想政治类课程)

2.专业课程一组。参赛的教学内容应不少于16学时,参赛课程应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拓展(选修)课。

3.专业课程二组。参赛的教学内容应不少于16学时,其中体现教师实操演示与指导的内容不少于8学时。参赛课程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拓展(选修)课,或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五年制高职前三年课程参加中职组的比赛,五年制高职后二年课程参加高职组的比赛。

(二)名额要求

各教学单位在本单位进行比赛的基础上,择优推荐参加校级比赛。推荐比赛名额原则上要求如下:

公共基础课程组1件;

专业(技能)课程一组1-2件,专业(技能)课程二组1-2件,总数不超过3件。

四、报名要求

(一)参赛对象应为在职教师,每个教学团队由近3年内实际承担参赛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结构合理,35岁以下的教师不少于1人,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取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不少于1人;专业课程组的教学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在50%以上。学校正式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可按要求参加专业课程组的比赛,企业兼职教师不超过1人。

(二)近2年获省赛奖励的作品,未作重大修改不得参赛。

(三)鼓励省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主持人以及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教师报名参赛。

(四)教学团队成员所在学校近3年内实际开设了参赛的专业和课程,并有在校生。参赛教师须兼顾备赛与日常教学工作,不能脱岗备赛。以虚假内容(身份)参赛的,一经核实,取消其参赛资格以及所在代表队团体奖评奖资格。

(五)参赛材料应为原创,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或其他法律纠纷的,取消参赛资格,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涉及软件使用的,应保证为正版软件,鼓励使用国产软件。

五、参赛作品及材料要求

(一)参赛材料包括参赛作品实际使用的教案、1段课堂实录视频、教学实施报告以及所依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具体要求见附件1

(二)所有参赛作品材料及其文件名(属性)均不得出现团队成员的任何信息。故意透露相关信息的,取消参赛资格。

(三)所有参赛作品均为最新设计作品,不得用以往的参赛资料进行校赛,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六、比赛程序

(一)教学单位比赛(33日—315日)

各教学单位进行比赛的基础上,择优推荐参加校级比赛。315日前将参赛教师组队名单提交至教务科研处。

(二)校级比赛(318日—329日)

参加校级比赛的教师请将参赛视频、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课件在329日之前以文件夹形式上传至百度网盘,并将上传后的分享链接发送至教务科研处杜勇。教务科研处组织评委为参赛作品进行打分。

七、评分办法

比赛由专家评委对视频作品等参赛材料进行综合评分,评分指标参见附件2

八、比赛结果

本届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设置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若干名;根据参赛成绩综合排序并颁发荣誉证书,根据省教育厅要求择优推荐省赛团队。

附件:

1.2024年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教学能力大赛参赛作品材料要求

2.2024年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指标

3.2024年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报名表

4.2024年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报名汇总表

 

 

教务科研处

2024112

 

 

 

附件1

2024年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教学能力大赛

参赛作品材料要求

 

一、参赛作品文档材料

所有文档材料均要求规范、简明、完整、朴实,正文使用小四号字、1.5倍行距,禁用以装饰为目的的图片或照片,以PDF格式提交,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

(一)教案

教学团队根据提交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或部颁课程标准实施方案),选取该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规定的教学内容,撰写实际使用的教案。教案应包括授课信息、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活动安排、课后反思等教学基本要素,要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前后衔接、规范完整、详略得当(其中课中教学活动安排占主要篇幅),体现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及时间分配,能够有效指导教学实施,课后对授课实效、改革创新、存在不足及改进设想进行客观深入反思。原则上每份教案的教学时长不超过2学时,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以及有场地设备特殊要求的实训教学内容可连续安排3-4学时。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的教案应符合真实项目、岗位实践教学实际。每次课的教案按序逐一标明序号,合并为一个文件提交。

 

16

 

 

(二)教学实施报告

教学团队针对本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研究和实践,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撰写1份教学实施报告。报告应总结参赛内容的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学习效果、反思改进措施等方面情况,突出重点和特色,体现创新举措和具体成效,可用图表加以佐证。中文字符在5000字以内(文末注明正文“中文字符统计数”),插入的图表应有针对性、有效性,文字清晰可见,图表合计不超过12张,单张图表原则上不超过半页。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团队提交学校及时修订和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教职成〔20212号)和《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有关要求制定或修订。公共基础课程组只需提交授课班级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跨校组建的教学团队,只需提交团队负责人所在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课程标准

教学团队提交参赛班级教学实际使用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应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科学规范制定,明确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学生考核与评价、教学实施与保障、授课进程与安排等。公共基础课应执行教育部2020年、2021年印发的相应课程标准,参赛团队需提交执行部颁课程标准的实施方案,对课标中未覆盖的部分(如基础模块的职场情境任务、拓展模块的具体内容、各模块的授课进程安排等)予以重点说明。在提交的课程标准(或实施方案)中,应另附参赛班级授课计划表(注明授课日期、学时)。

二、参赛作品视频材料

教学团队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或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教学),由团队负责人录制1学时(具体时长与教案中的学时安排保持一致)课堂教学实录,团队其他教师各录制1段课堂教学片段(8-15分钟)。课堂教学应在实际教学场所,班级全体学生参加(实施分班教学需有说明)。课堂教学视频应呈现课程属性特质、反映团队成员教学风格。专业课程二组至少有2个视频呈现教师实操演示与教学指导。

课堂实录视频须采用3机位全程连续录制,镜头固定,其中一个机位对准黑板和屏幕,另两个机位根据教学实际固定镜头位置,须覆盖教室全景(1学时教学需要两个教学场所的,每个教学场所均须安放固定镜头,机位总数为3个)。3机位须同步录制,保证音视频准确同步。录课过程中拍摄及其他人员不在场,提交的视频从拍摄人员离场开始到拍摄人员停机为止(1学时之外的录制时长不超过2分钟)。所有机位拍摄的视频须保证音轨连续,不另行剪辑及配音,不加片头片尾、字幕注解。视频采用MP4格式封装,单个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每段视频文件以“教案序号+第几学时+教案页码+教学环节名称”来命名(其中教案页码以教案PDF文件顶部显示的页码为准),含教师实操演示与教学指导的视频文件以“教案序号+第几学时+教案页码+教学环节名称+实操起始时间n'm" -实操结束时间n'm" ”来命名(实操起止时间可以多段,用“+”连接)。

视频录制采用H.264/AVC编码格式压缩,动态比特率(码流)不低于1024Kbps,分辨率设定为1280*720,采用逐行扫描,帧速率为25/秒。音频采用AAC格式压缩,采样率48KHz,比特率(码流)128Kbps(恒定)


 

附件2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评分表

编号:

项目

评测要求

分值

得分

教学设计方案(20分)

符合教学大纲,内容充实,反映学科前沿。

4

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4

准确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强。

5

教学过程组织合理,能够选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

息化教学设施系统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手段运用恰

当有效。

5

文字表达准确、简洁,阐述清楚。

2

课堂教学(75分)

教学内容(30分)

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生的特点

8

注重学术性,内容充实,信息量大,渗透专业思想,为教学目标服务。

8

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

3

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内容承前启后,循序渐进。

11

教学组织(30分)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方法运用灵活、恰当,教学设计方案体现完整。

10

启发性强,能有效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积极性

7

教课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

3

熟练、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与数字资源运用合理、有效。

6

板书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结构合理,板书与

多媒体相配合,简洁、工整、美观、大小适当。

4

语言教态(10分)

普通话讲课,语言清晰、流畅、准确、生动,语速节奏恰当。

5

肢体语言运用合理、恰当,自然大方。

3

教态仪表自然得体,精神饱满,亲和力强

2

教学特色(5分)

教学理念先进、风格突出、感染力强、教学效果好

5

教学反思(5分)

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方面着手,做到联系实际、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文理通顺,有感而发。

5

评审

专家

(签名)


附件3

2024年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教学能力大赛

参赛报名表

参赛内容基本信息

中职组

高职组

五年制前三年课程

五年制后二年课程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组

专业课程一组

专业课程二组

公共基础课程组

专业课程一组

专业课程二组

专业名称[1]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代码:

原专业名称:

原专业名称:

原专业代码:

原专业代码:

参赛课程名称

参赛内容名称[2]

课程总学时

参赛学时

授课班级人数

参赛教师基本信息[3]

学校(单位)全称

姓名

性别

民族

教龄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职务

普通教师教研室负责人

系(分院)负责人校领导

1寸照片

(可用电子版)

职称

未定级初级中级副高正高

职业资格

高级技师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学历

大专及以下本科硕士博士

身份

在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

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成员省级教学创新团队成员

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主持人

省级教学成果奖主持人

承担教学任务[4]


参赛承诺与说明

本人近2年未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是 □否

本人本年度没有脱岗备赛的情形

本校本次参赛的本门公共基础课程近2年未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是 □否

本校本次参赛的同一专业大类的专业课程近2年未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是 □否

本作品近2年未获省赛奖励(或近2年获省赛奖励但已作重大修改)

□是 □否

以上填报的参赛资格相关信息、个人信息、近2年获奖信息均真实无误

□是 □否

保证参赛材料无知识产权异议或其他法律纠纷

□是 □否

同意大赛组委会拥有对参赛材料进行公益性共享权利

□是 □否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网址

参加市(校)级比赛获奖情况

请确认以下情况是否符合比赛要求并提供佐证材料(提交电子资料,如班级花名册):

□专业备案 □实际招生 □课程开设 □本人参与教学 □全体学生参与拍摄

个人签字

(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盖章)

日期:

(中职组作品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

签署意见并盖章)

日期:


附件4

2024年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报名汇总表

 

/高职

组别

公共基础课
  /
专业名称

参赛课程
 
名称

参赛内容
 
名称

学校名称

(规范全称)

国家级创新团队
 
成员人数

省级创新团队
 
成员人数

双师型
 
教师人数

教学团队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填表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1] 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是指对应2021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名称和代码。

[2] 参赛内容名称应为课程标准中具体、明确的模块、单元、任务名称或名称组合。

[3] 教学团队全部成员逐一添加填写。

[4] 填写至少一条近3年本人曾担任参赛课程或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 鲁ICP备14016113号